习近平离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访问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
学习贯彻三次全会精神在行动●“振兴路上谱新篇”|十八洞村的明白账

四川遂宁蓬溪县拱市村支书蒋乙嘉致富不忘家乡

发布时间:2014-11-01  来源:中国公共公众新闻网  字体大小[ ]

  从军人到商人,再到村官,蒋乙嘉的人生在传奇中前行,这种传奇最终在拱市村村民们心中呈现出最妙曼的色彩。

  在四川盆地中部偏东的贫困地区,有一位衣着朴素、一心牵挂着农民冷暖的军队复员干部,以“为党分忧、为民造福”的赤子情怀,将自己近10年全部创业所得的1600多万元钱投进山沟沟,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8年,终于把一个偏僻落后的穷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蒋乙嘉虽然是拱市村的村官,但他从不领取报酬。拱市村原党支部书记朱中华曾跟蒋乙嘉谈过很多次,朱中华说:“乙嘉,你不仅分文工资不要,而且村里的所有接待费都自掏腰包。多的钱咱们村拿不出来,一月补助你200元村里还是有的。”蒋乙嘉却认真地说:“我是回来扶贫的,这钱留着花在急需的地方。在部队的时候,领导经常给我讲,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才是共产党员的道德情操。几十年了,这话一直没有忘,成了我做人做事的准则。”

  扶贫8年,为实现建设一个美好新农村的梦想,蒋乙嘉没休一个节假日。他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扶贫事业,拱市村的山山水水印记着他的扶贫足迹。

  蒋乙嘉坚持把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信念宗旨,尤其是拱市村干旱缺水、公路不通、信息闭塞的现状和村民致富的期盼,更坚定了蒋乙嘉扎根家乡的信心和决心。他认为:“要真正改变落后面貌,必须从改善基础条件和寻找致富点入手。”2007年以来,他先后投资80余万元,新建通村公路和户通公路2.2公里,新建堰塘1口,扩建堰塘1口,全村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蒋乙嘉还无偿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和致富技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林果200余亩,稻田养鱼56亩,引进业主种植青花椒150余亩,食用菌70亩,就近安置劳动力20余名。同时,蒋乙嘉还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上,他定点帮扶了5名贫困留守学生和残疾人,资助了3户困难群众。2007年开始,蒋乙嘉在村设立了助老基金和教育基金,连续5年为50多户特困户发放慰问金,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12人。5年间,蒋乙嘉为慈善公益事业捐款累计达1300多万元,先后获得遂宁最具爱心慈善奖等诸多殊荣。

  蒋乙嘉回到村里后,几乎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拱市村的发展和村民素质提升上。为了更好地发挥蒋乙嘉的领头作用,也应全村党员的要求,2012年常乐镇党委任命54岁的蒋乙嘉为拱市村支部“第一书记”,这是一个不领一分工资和补助的村官。在蒋乙嘉看来,基层干部就是要身体力行抓发展,率先垂范促和谐,凡事都要带好头。一直以来,他用自身的一言一行给大家树立了榜样,哪家有困难,就主动帮助;邻里有纠纷,就上门化解;甚至发现哪里有垃圾,也要捡到垃圾箱去,他硬是凭着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坚定信念和责任心,带领全村百姓走上了致富路、文明路、和谐路。拱市村先后获得县第一批“小康村”、县级“文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文明生态村”等光荣称号,多家媒体先后多次采访报道。如今,蒋乙嘉为村子致富之路又作出了新的规划,扩种700亩经果林,发展500亩稻田养鱼,采取村企联建的模式,将自己的公司与村党支部对接,组建土地流转合作社、出口花卉种植和绿色水产养殖合作社,让传统的农民转变为公司的股民,让老百姓更加富裕,过上城里都羡慕的生活。

  “现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都在关心新农村建设,我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党培养了我20多年,现在我成功了,应该回家乡做点事,为家乡尽一点力。”富起来的蒋乙嘉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他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回到家乡,带领全村人民共同建设美丽幸福新家园。他的心始终牵挂着拱市村,家乡交通不便,他出钱修路;家乡缺水,他出钱修堰塘;家乡农民贫穷,他出钱引进技术发展产业。他在拱市村的家很宽很大,有4000余平方米,是他花了1000多万元建成的,但并不是他用来住的,而是用于村“两委”办公室、农家书屋、医疗室、爱心超市。他的卧室只有10平方米,陈设也很简陋,只有一张床和一个衣柜,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脚上的一双鞋已是穿了三年,仍舍不得丢。蒋乙嘉说“人吃饱穿暖就行,关键是要有追求,有梦想!”就这样蒋乙嘉几乎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投入到了家乡建设上,还组建了村文化艺术团,他说不仅要让乡亲们口袋鼓起来,也让乡亲们的精神富起来。

  蒋乙嘉同志深受群众拥戴,其事迹社会反响强烈,蒋乙嘉同志是一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秀转业军人,是一位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是一位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优秀基层干部,是一位勇担责任、回报社会的优秀企业家。蓬溪县号召全体党员群众向蒋乙嘉同志学习,激励广大党员群众,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立足岗位,为民服务。

蒋乙嘉:长大了一定要改变家乡面貌

  蒋乙嘉出生于农民家庭,里共有兄妹8人,他排行第六。贫穷的农村,让小时候的蒋乙嘉就萌生了“长大了一定要改变家乡面貌”的念头。详细>>>

妻女反对也没能阻止

 蒋乙嘉回到家乡的脚步

  “离京还乡!”在蒋乙嘉脑海中生根。蒋乙嘉的决定遭到妻子、女儿的一致反对。“想为家乡做点事,你可以每年给村里捐点钱就是了,为何非要亲自回到那里?”女儿更是不解的质问和自己过着幸福生活的父亲。“你走了,我们母女怎么办,这边的公司怎么办?”妻子的心情蒋乙嘉又怎会不理解。但是蒋乙嘉还乡的决定依然坚定不移。详细>>>

要想富,交通是第一要素
修路成蒋乙嘉回乡后要做的第一件事

  “农村发展中的许多困难,都来自于基础设施的落后。”拱市村四面环山,交通问题一直是横亘在村子发展路上的一道障碍。村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蔬菜、水果运不出去、卖不成钱,就只有受穷。土生土长的蒋乙嘉体会更深:一个地方要想富,交通是第一要素。于是,修路成为蒋乙嘉回乡后做的第一件事。详细>>>

蒋乙嘉:让全村人不再受缺水之苦

  2006年因为缺水,拱市村好多秧苗都没能栽下,村民看到秧苗而发愁的表情。“要想让村民致富,没水不行啊!”蒋乙嘉摇头叹息道。
蒋乙嘉又做了一个决定:要帮村民解决好农田灌溉缺水的问题,让全村人不再受缺水之苦。蒋乙嘉独自出资60万元,开始修建蓄水堰塘……
详细>>>

拱市村:乡下人变“城里人”

  回拱市村后,蒋乙嘉发现,马路边、田埂上、房前屋后总能见到成堆的垃圾。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提升人的素质是发展的根本。从此,拱市村村民总能见到蒋乙嘉开着车捡垃圾、大清早扫马路的身影……
“让乡里人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成了蒋乙嘉改变拱市村的又一个决定。详细>>>

蒋乙嘉:村民眼中的第一书记

  “作为第一书记,你就得想办法找路子,带领老百姓增收 富。”作为拱市村“第一书记”,蒋乙嘉几乎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放在拱市村的产业发展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盘活土地资源、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详细>>>

四川最美村支书蒋乙嘉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把山坡变银行,把农田变粮仓”,是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党支部书记、复员军人蒋乙嘉献身农村的终级奋斗目标。他认为:“现代农业之路就是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相结合,传统产业保证粮食供给,特色产业保证经济创收”。近年来,蒋乙嘉大胆实践他的这一创业理念,努力打造拱市村两结的新村建设。

  去冬今春,拱市村党支部书记蒋乙嘉抢抓栽树育苗的最佳季节,自筹资金加政府扶持资金,在山东、新疆、四川等地引进10多万株优良树苗,发动村民,将流转的拱市村花果山1000多亩荒地,开垦出来栽上核桃树、仙桃树、柚子树、桂花树、银杏树等,按照拱市村的中远期规划实施,为把拱市村打造成为美丽新村及乡村旅游目的地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详细>>>

媒体聚焦拱市村——蒋乙嘉为百姓做实事

  我们到达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一路上鸟语花香,山清水秀。沿着拱市村新修的环山公路,我们来到拱市村山顶,整个拱市村尽收眼底,我们都被拱市村的新貌所震撼,沉浸在优美宁静而繁荣的景象中!

  拱市村昔日贫困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一个曾经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千多元的贫困村,是如何在五年时间里变成今天这个人均年收入达7152元、家家通公路、全村50户人拥有小汽车、90%建了小洋房、家家都有摩托车的富裕村。

  提起拱市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拱市村的村民都说了一句相同的话“这些呀,全靠蒋乙嘉,他是我们村支书,要不是他,可能我们这里还是烂泥巴路”。详细>>>

最美基层干部蒋乙嘉把精神文明带回村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党支部书记、最美基层干部蒋乙嘉,为彻底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让城里人羡慕村里人的生活”。他放弃北京市的美好生活,把创业结余的1600万元资金带回家乡,修路扩堰,兴修农田水利,流转荒山农田,开发农业特色产业,在带领乡亲们物质致富的同时,不忘乡亲们的精神致富,在为村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提高的基础上,坚持不限地狠下功夫。

  在2008年至2011年之间,他自出资金修通拱市村至蓬溪县道公路近3公里的水泥路外,又出资800万元修建拱市村村委会基地、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四层楼房,4000多平方米,设有图书室、文化室、电教室、医务室、健身广场等活动场所。还设有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购买了农业科技、现代管理、医疗卫生、名人名言等各类书籍和刊物3000多册。还购买了音响、乐器、服装、演出蹈具,成立了拱市村文化艺术团,遇节假日和庆典免费为群众演出,演出前集中排练时,蒋乙嘉免费为大家提供午餐。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详细>>>

行动胜过出台规定 蒋乙嘉以身作则感化村民建农村新貌

  在农村,房前屋后、路边扔垃圾是常有的习惯,垃圾随处可见也很正常。以前的拱市村也是如此。后来,在拱市村,无论炎炎烈日,还是刮风下雨,总能看见一个场景:开着车前进一段又停下,下车后手拿塑料袋,在路边、民房边捡拾被丢弃的果皮、菜叶等垃圾……

  几年来,在蒋乙嘉的带领下,拱市村的路通了,水有了,村民文娱休闲也丰富了,但蒋乙嘉还没有停下脚步。“想真正改观村里的落后面貌,还得转变观念寻找致富点。”蒋乙嘉决定要村民边富口袋边富脑袋,要打破村民陈旧的观念陋习。

  蒋乙嘉看到村里的马路边、田埂上、房前屋后到处都能见到成堆的垃圾,便想到了要改变的第一个陋习就是不让村民乱扔垃圾。

  村里出台规定制约村民不乱扔垃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也无法执行。于是蒋乙嘉便做了一个都认为难以坚持的决定——自己带头捡垃圾。他相信滴水穿石,只要自己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感化村民的那一天。详细>>>

镜头记录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发展变化

  ——用“第三只眼”看拱市村蜕变

  复员军人蒋乙嘉带着自己近10年全部创业所得的1600多万元回到家乡常乐镇拱市村,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终于把一个偏僻落后的穷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经过五年的蜕变,如今的拱市村有着漂亮的农家房屋、整洁的乡村公路、丰富的文艺活动……

  本传媒整合一组四川省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今昔对比图片,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影像展现不同的景象。看拱市村发展变化。详细>>>

蒋乙嘉带领村民致富 群众心中好干部

  拱市村是遂宁市蓬溪县的一个贫困村,是一个路不通水不畅、人均年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穷山沟。在2007年企业家、复员军人蒋乙嘉回村后,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带领全村群众发展产业、修建水泥路、整理零星地块、建设高标准农田,新建田间作业道、改善水利设施、新建塘堰、建蓄水池等等,通过一点一点的改变,才有了今天这个人均年收入达7152元、家家通公路、全村50户人拥有小汽车、90%建了小洋房、家家都有摩托车的拱市村。

  在拱市村,每当提起村支书蒋乙嘉,村民都是赞不绝口。

  村民唐才谦,是一位勤奋、憨厚的六旬老人。谈起村书记蒋乙嘉,唐才谦用了20个字来形容蒋乙嘉:“人在外面,心系家乡,不嫌贫富,建设新村,实现梦乡”。详细>>>

  视频报道

   中省媒体聚焦最美基层干部——蒋乙嘉

  蒋乙嘉先进事迹采访团报道策划会在蓬溪召开

 

中国公共公众新闻责任编辑方华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