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离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访问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
学习贯彻三次全会精神在行动●“振兴路上谱新篇”|十八洞村的明白账

江河见证丨人沙和谐 披绿生金

发布时间:2024-10-28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江河见证丨人沙和谐 披绿生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昊 自宁夏报道

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景区经过长期治理,形成沙水交融的独特景观。陈昊 摄

  拿起麦草束,在沙地上均匀平铺成四方格,用铁锹贴着麦草中央垂直用力下扎,露出地表的部分自然竖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处治沙示范点,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总工程师唐希明正熟练地展示着麦草方格的制作过程。在他身后,成千上万个一米见方的麦草格连线成面,与生长在中间的灌木植被汇集成一张绿色巨网,共同“锁住”滚滚黄沙。

  黄河之“黄”,源自泥沙。作为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水害严重的河流之一,黄河素来“多淤、多决、多徙”。特别是在流经西北、华北的“几字弯”片区,分布着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和腾格里沙漠,是京津和我国东部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沙源区和路径区,也是黄河中下游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治黄百难,唯沙为首。”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要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以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贺兰山等为重点,全面实施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加快沙化土地治理,保护修复河套平原河湖湿地和天然草原,增强防沙治沙和水源涵养能力。

  东邻毛乌素,北接乌兰布和,西濒腾格里,作为唯一全境地处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和“三北”工程区域的省份,三面环沙的宁夏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境内毛乌素沙地的流动沙丘全部“歼灭”,把腾格里沙漠入侵黄河的途径阻断。

  “在我小时候风沙很大,吃完饭碗底都是沙子,有时夜里刮沙尘暴,第二天连房门都被沙子堵住了。”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卫人,唐希明从小深受风沙之苦,也一度期盼离开这个“破地方”。但大学毕业后,他又返乡投身治沙事业,下决心“让家乡变个样,让后人不受苦”,从此一干就是30多年。

  唐希明刚参加工作时,第一代治沙人发明的麦草方格已在当地大范围推广使用。但他在实践中发现,由于风吹日晒导致方格逐渐风化,仅能保持两到三年,反复扎设则成本过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唐希明经过反复试验观测,发现在扎好的麦草方格中播撒耐旱草种,并利用风力将种子自然散布在方格四周,种子发芽生长后自然形成植物草方格,再在方格中栽种耐旱树苗,可以达到永久固沙效果。

  在学中干、干中学,唐希明和团队不断探索改进治沙的有效举措,特别是他发明的“干”字形铁制植苗工具,能够精准将树苗根系植入50厘米深的湿沙层,将造林成活率提升到85%以上。如今,中卫市188万亩沙漠已治理约90%,其中唐希明参与的超过73万亩。

  “经过多年治理,宁夏是全国首个实现‘绿进沙退’的省区,连续20年实现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面积‘双缩减’、程度‘双减轻’。”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自新介绍,通过推广刷状网绳式草方格、芦苇高立式沙障、人工蓝藻沙结皮、水分传导式植苗器等新技术模式,全区的年入黄泥沙量由过去1亿吨减少至2000万吨,水土保持率达到77.3%。

  滚滚黄河奔腾不息,滋润千里沃野,但黄河流域同时面临缺水难题。据统计,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仅是长江的7%,却承担了全国12%人口、17%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全域位于黄河流域上游的宁夏,干旱半干旱区域占全区总面积75%以上,是全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之一。

  水是生态之基,修复土地、植树造林、引黄灌溉等都离不开水的支持。面对干旱少雨的现实情况,宁夏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节水增效、量水而行,以水资源高质量利用夯实防沙治沙根基。

  吴忠市利通区地处宁夏平原腹地,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产区。行走在田间地头,一条条水渠纵横交错、密织如网,在各渠道渠口处,一道道电子闸门精准测控着渠内水量。

  “这是我们统一安装的测控一体化闸门,既能精准测量用水量,又有效解决了以前手动开关导致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利通区水务局副局长杨自健告诉记者,农业用水占该区用水总量近90%,在提升管水技术手段的同时,当地将农户用水确权到户、颁证到村,并根据年度用水计划内的实际节约水量实施奖励,充分激发农户节水动力。

  据统计,目前利通区已建设渠道测控一体化计量设施900多套,2023年实现节水300余万立方米。“我们在加大节水力度的同时,依托再生水循环体系,为生态补水、城市绿化、环境修复等提供更多水源。”杨自健说,当前的“绿进沙退”得来不易,必须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守护好这一片绿。

  “通过‘以水定绿’,优化水资源配置,为全区强化防沙治沙提供有力支撑。”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二级巡视员李克文介绍,通过合理布局城镇绿地空间,明确灌溉绿化规模和用水总量管控指标,全区共划定生态林用水指标2.06亿立方米,分配中部干旱带水指标7.48亿立方米,充分保障防沙治沙关键区域用水,有效遏制土地沙化和荒漠化演进。

  防沙治沙,既要防沙之害,也要用沙之利。在科学治沙的同时,宁夏将防沙治沙成效与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紧密结合,逐渐走出一条绿色、清洁、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在唐希明工作的固沙锁边示范点一侧,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一期已投产使用。放眼望去,220余万块光伏板在沙漠中连成蓝色的海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伏板下方一片郁郁葱葱,植物长势喜人。

  “板下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光伏板的遮阳作用,有效降低地面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地面土壤蓄水。”唐希明介绍,通过在光伏板下扎制草方格,并种植灌木固沙,植被覆盖率从最初不到5%增至超20%,初步形成光、林、草相结合的林沙产业新模式。

  据了解,自2023年6月以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已固沙8.4万亩,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18亿千瓦时,300万千瓦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新增上网电量54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76万吨。同时,在唐希明团队的指导下,项目正在探索在光伏板间试种肉苁蓉、四翅滨藜等高经济附加值的沙漠药材,不断拓宽防沙治沙与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之路。

  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人民楷模”王有德为代表的一代代治沙人完成治沙造林68万亩,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构筑起一道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20到30公里的“绿色长廊”,漫步在林场的青绿莳光鹿营地,昔日的漫天风沙早已不见踪影,成片树荫下,天南海北的游客在此露营疗养,与散养在营地里的梅花鹿群近距离互动;在中卫市沙坡头景区,依托沙漠资源持续打造大漠星河度假区、金沙海旅游区、黄河宿集等文旅特色项目,近5年累计接待游客48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300亿元……

  从“风起沙涌、夹缝求存”到“人沙和谐、披绿生金”,如今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已连续7年保持Ⅱ类出境,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8%。在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上,宁夏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全区新能源装机达到3969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突破54%,新能源利用率连续五年超97%,累计新能源外送电量163.8亿千瓦时。

  数十年来,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在茫茫沙海中探寻锁沙固绿的路子;展望未来,正如沙海中不断铺展的绿色,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将继续书写。

中国传媒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